立碑树传,指通过碑文对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进行颂扬,使其流传久远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思想的解放,自撰墓志铭者渐渐增多。自撰墓志铭以过来人的身份,把一生的心得以三言两语镌刻于小小石碑之上,闪耀着真知的光芒,成为赠与后来者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立碑树传 弘扬精神 德育后人
中国人讲究立德言行,手写的文字雕刻在石碑上,将对逝者无限的缅怀之情寄托在墓碑上。墓志铭是墓的灵魂,墓的主题,墓的“身份证”,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价值,墓志铭,是人生的告别宣言,集哲理、诗意、历史、文化于一体,言简意赅,浓缩着智慧之光。墓志铭常常是逝者最精炼的人生体验之言,最深刻的人生思索之悟。人如其铭,铭如其人,最生动地体现墓主风格。
名人墓志铭赏析
聂耳是我国的著名作曲家,他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:“我的耳朵宛如贝壳,思念着大海的涛声。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音乐的热爱。
鲁迅的墓志铭:“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;于天上看见深渊。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;于无所希望中得救。……有一游魂,化为长蛇,口有毒牙。不以啮人,自啮其身,终以陨颠。……”
宋教仁(1882——1913)近代民主革命家,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,反对袁世凯专权。1913年3月20日晚,被袁世凯心腹赵秉均布下的凶手枪杀,年仅31岁,安葬于上海闸北公园。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为他的墓碑写下了简短有力的四言铭文:先生之死,天下惜之,先生之行,天下知之,吾又何记。为直笔乎?直笔人戮;为曲笔乎?曲笔天诛。呜呼!九原之泪,天下之血;老友之笔,贼人之铁。勒之空已,斯之良史;铭诸心肝,质之天地。于先生的笔端,字字血,行行泪,既饱含着对宋教仁革命义举的深挚讴歌,同时它又是一篇声讨袁贼诅骂时局的战斗檄文。读罢,为之动容,且令人悲愤。
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,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,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。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:“π=3.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”。
乔冠华(1913——1983)共和国外交家、国际评论家,他的墓志铭引自宋代大臣文天祥的诗句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。
立碑树传就是为了缅怀先祖丰功伟绩,感谢先祖庇佑之恩,传承先祖精神遗志,祈愿先祖的光辉万世流芳,薪火相传,永不泯灭!为先祖立碑树传,就是扩大家史,就是不忘亲情,就是永记祖根。
立碑树传关键在于传承,而作为晋城市唯一合法的经营性公墓——弘德公园,创建伊始就以“建文化陵园,创陵园文化”、“真情关爱,人文纪念”“百年名园”为己任,使弘德园成了文化公园,历史公园和人文纪念公园,这样才具备让百姓铭记、流芳后世、立碑树传的先决条件。在此园区“立碑树传”可以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,当人们漫步其中时,欣赏生命跌宕起伏中的雄浑壮丽;欣赏生命炽烈燃烧时的最后华彩;欣赏生命让生命的故事代代相传。
人文纪念公园
弘德公园坐落在太行山南端的伏龙山上,占地面积600余亩,距市区8公里,交通十分便捷,这里山峦叠翠、树木葱郁、环境幽静、空气清新、格局天然、景色宜人。弘德公园作为独具特色的“生命教育基地”与“人文纪念公园”,园区内一座座纪念碑倾注了对个人独特人生的真实注解及深切缅怀,凸现出“纪念逝者,鼓舞生者”的深刻文化内涵,体现出弘德园人文纪念公园厚重的文化底蕴。
铭记先祖恩德,传承家风家训,延续家兴业旺,福泽子孙后代!弘德园中,有老干部、烈士、义务捐献者、老军人、老教师、老工人,在他们的墓碑上,刻着他们的生平及功绩,后人从中即领略他们的人品,也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。他们的精神财富长留人间,他们的人品高山仰止,走进他们,就能领略到了人生的辉煌和生命的价值,走进他们,就能阅读晋城人文历史的精彩篇章。
同样是墓碑,在弘德园不仅是对逝者人生精华的提炼和浓缩,更是对后人的启迪和激励;同样是殡葬,弘德园不仅寄托了对往生者的缅怀和哀悼,更赋予了对生者美好生活的祝愿!
让生命与青山共享永恒与尊严!这里是情感的寄托、生命的升华、自然的轮回、永恒的纪念!人世间,所有的亲情、友情和爱情,在这里延续。弘德园不仅是人们缅怀先辈和亲人的陵园,更是花园式人文纪念公园,让人们留驻历史、珍藏记忆。生命的故事,在这里化为永恒……
扫二维码|关注我们
咨询电话
0356-3894333/335/336